2025年中期安全炒股配资网,养老保险行业迎来“期中检阅”。
随着人口结构持续老龄化、第三支柱制度建设不断提速,养老保险公司在保险市场中的地位日益凸显。与此同时,监管导向也愈发明确。
2023年12月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出台《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》,要求“养老保险公司应当走专业化发展道路,积极参与多层次、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,聚焦养老主业,创新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,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。”这也意味着,行业普遍压降短期健康险等产品,客观上对部分公司的保费数据形成下行压力。
转型方向日渐清晰的同时,养老保险公司之间的业务表现也出现更多分化。有的公司提前调整、回归主业后保持基本盘稳定,也有公司仍在适应期中,承压推进转型。在这场政策驱动与市场博弈交织的过程中,行业正逐步进入以“质量优先”为导向的新阶段。
财经观察站 作者:旭日
01
保费走势分流
从九家养老险公司披露的2025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相关数据来看,2025年上半年,各家养老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增减分化,呈现不同的市场应对策略与业务承压态势。
制表数据来源:九家养老险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
先看泰康养老保费收入由142.07亿元降至133.26亿元,下降6.20%,降幅相对缓和。或与其产品与渠道策略、经营策略相关。
平安养老2025年上半年保费收入为83.13亿元,较2024年同期的106.53亿元下降21.97%。降幅不小,但该公司净利润依然实现从12.67亿元增长至13.60亿元,延续稳健表现。尽管新单增长承压,平安养老在费用控制、存量业务管理和投资端发力等方面展现出较强抗压能力,整体业务质量依然稳固。
太平养老2025年上半年保费降至35.75亿元,同比下滑25.64%。这一变化也受政策变化与宏观利率调整等外部因素影响,加之机构自身也在聚焦主业、主动压缩低价值业务,推进业务结构优化与中长期战略方向一致。
国民养老上半年保费为15.39亿元,较2024年同期的25.20亿元下降38.93%。大家养老同期保费从11.80亿元下降至11.18亿元,降幅为5.25%。相较而言,大家养老的降幅相对有限,表明其调整路径相对平缓,仍维持基本盘稳定。
新华养老与恒安标准养老因低基数影响,在保费收入上实现同比大幅提升。新华养老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7.97亿元,而去年同期仅为0.12亿元,增幅显著。恒安标准养老则由0.07亿元增至0.28亿元,同样大幅提升。
值得一提的是,国寿养老与人保养老在披露中该指标列为“不适用”,因此就该指标暂无法作横向比较与同比分析。
而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发布的《2025年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》显示,2025年上半年,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.7万亿元,同比增长5.1%;赔款与给付支出1.3万亿元,同比增长9%;新增保单件数524亿件,同比增长11.1%。这组数据也体现了保险行业正在从规模扩张向经营质量倾斜。
对养老保险公司而言,其中意义在于,保费增长虽然重要,但不再是唯一目标。在新监管框架与客户预期持续变化的背景下,资产端稳健、费用端管控与负债端产品适配的综合能力,正成为衡量各大养老保险公司发展的关键指标。这种背景下的保费下滑,不一定意味着颓势,而可能是为长期发展做出的阶段调整与准备。
02
盈利走出不同方向
利润与投资,是检验上半年“答卷”含金量的关键。从各大养老保险公司披露的2025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相关数据来看,九家养老保险公司里,利润端总体较2024年同期改善。
制表数据来源:九家养老险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
结合九家养老险公司披露的2025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相关数据,从投资收益率变化来看,资产端回暖是普遍现象,不过传导到利润表的速度与力度,取决于各家的负债结构、风险偏好等层面的差异。
制表数据来源:九家养老险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
平安养老的净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12.67亿元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3.60亿元,增长7.34%。同期,其投资收益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0.26%上升到2025年上半年的1.68%,增加1.42个百分点。
结合九家养老险公司披露的2025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相关数据来看,平安养老强调稳健经营和合规前提下的多元资产配置,叠加权益市场回暖,使得收益端恢复较为顺畅。
国寿养老的净利润由2024年上半年的5.35亿元增加到2025年上半年的7.04亿元,增长31.59%。投资收益率从1.38%升至2.17%,增加0.79个百分点。由于其在保费列不具可比性,利润与投资指标更能反映其今年上半年的经营重心,即在维持高偿付能力与稳健负债的同时,通过资产端策略实现利润提升。
泰康养老净利润由2024年上半年的-14.76亿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4.22亿元,实现扭亏为盈。投资收益率升至1.29%,增加0.65个百分点。泰康养老2024年二季度报告显示,其当期投资收益率为0.64%,叠加净利润为负,主要系市场环境与负债结构共同作用。到2025年上半年,则一定程度上是权益与固收利差改善共同推动利润转正。
国民养老净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2.55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.04亿元,下降约20%,但投资收益率从2.80%提高到3.01%,增加0.21个百分点。在保费下滑、利润承压的情况下,仍通过资产端稳健配置,维持了较高收益率。
人保养老净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1.16亿元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.55亿元,增长33.62%。投资收益率从1.28%提升到1.49%,增加0.21个百分点。该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利润增长与收益率提升,或是其资产端稳健、期限错配控制与成本管控三方面协同发力的结果。
太平养老的利润弹性同样亮眼。净利润由2024年上半年的0.30亿元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.31亿元,增长336.67%。更具代表性的是投资收益率,从2024年上半年的-3.64%回升到2025年上半年的1.71%,增加5.35个百分点。太平养老2025年上半年盈利能力明显增强,利润反弹力度表现突出。投资端回升最为显著,收益率由负转正,成为带动整体回暖的关键。
新华养老的净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-0.05亿元小幅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-0.06亿元,亏损略有扩大,但投资收益率从1.57%升至1.70%,增加0.13个百分点。新华养老资产端收益略有改善,但尚未对利润端形成实质性拉动。
恒安标准养老净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-0.10亿元缩小到2025年上半年的-0.08亿元,亏损收窄。投资收益率从0.74%上升到1.80%,增加1.06个百分点。而大家养老净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-1.98亿元收窄至2025年上半年的-0.94亿元,亏损明显收窄。投资收益率从0.64%上升到2.27%,增加1.63个百分点,回升幅度居前。
将上述九家养老保险机构在公司层面的变化与行业环境放在一起看,或可以看到两条较为清晰的主线。其一,投资端的普遍恢复。九家养老保险公司中,投资收益率全部较2024年上半年上升,其中太平养老由负转正,平安养老、大家养老、恒安标准养老的提升区间在1个百分点以上。其二,利润端的“分道而行”。有的公司在保费收缩背景下利润上升,代表通过投资端和成本端的协同实现稳健增长;也有机构利润仍受业务收缩或历史负担的影响承压。
03
迈向内涵式增长
进入2025下半年,各大养老保险公司如何发展?结合上述各组数据来看,其一,是保费的“少而精”。从数据看,2025年上半年保费下降并不必然意味着经营质量下降。平安养老保费下降21.97%,但净利润增长7.34%,投资收益率上升1.42个百分点,体现了资产负债协同对利润的保护作用。太平养老保费下降25.64%,但投资收益率大幅回升并带动净利润增长336.67%,这种资产端先恢复、利润随之后置的演进,可能会在更多养老保险公司复现。
其二,是利润的“质”。将九家公司的净利润与投资收益率对应起来,会发现投资收益率回升幅度越大,并不一定意味着当期利润增速越快。差异主要来自负债端成本、渠道费用与历史负担。比如新华养老与恒安标准养老投资收益率分别提升到1.70%和1.80%,但利润仍为小幅亏损或刚刚收窄。这或说明其不宜单看投资端回暖的表面,更需要穿透到退保率、费用率、准备金评估假设等内生变量,寻求利润增长新机。
其三,是资产端的“长”。行业层面看,上半年原保险保费继续增长,赔付增速更快,体现保障责任的扩大与履约。政策层面鼓励长期资金入市,权益市场制度建设持续推进,这些也都为养老保险公司进行资金优化配置创造了条件。
整体来看,2025年下半年,各大养老保险公司的核心“命题”依旧在资产负债协同上。
而将九家养老保险公司的上半年数据连在一起,则勾勒出一个清晰图景,资产端在回暖,利润在恢复,保费在分流。九家机构之间的差距,正在由谁的规模大向谁的资产负债配得好、谁更能将长期收益变成可持续利润转变。
从过去以保费规模为核心的外延式增长安全炒股配资网,向以资产负债协同和可持续利润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,或许是2025年上半年这份“答卷”给养老保险行业的最大启示。
配资官方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